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新闻> 浅谈心绞痛

浅谈心绞痛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22-05-09阅读量:139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邹黎 北京市铁营医院


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肌缺血引起前胸、胸骨后或其附近部位的压榨性或窒息样疼痛。典型的心绞痛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

心绞痛的特点
通常:1.诱因:情绪变化、体力活动、饱食、寒冷、吸烟等,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可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发生。2.部位:多于胸骨的上部或中部,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或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3.疼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常为压迫性、紧缩性、阻塞性窒息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割样疼痛。3.持续时间:常持续数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心绞痛呢?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尚能代偿时,休息后可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等,心肌张力/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多时,而冠脉的血供已不能相应增加,便可出现心绞痛。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痛一定是心绞痛吗?胸痛不仅可以来源于心脏,胸部的脏器以及上腹部的消化器官都可以引起胸痛,较为常见的原因有以下这些:胸壁皮肤、肌肉、肋骨或肋间神经以及骨关节疾病。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颈椎病、胸椎疾病、肩周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胸膜炎、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栓塞等。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其他循环系统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神经或心理方面疾病:抑郁症、焦虑、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绞痛的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可应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类制剂以及中成药制剂。硝酸甘油:扩张冠脉,降低阻力,增加冠脉循环的血流量,通过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需氧量。可用0.5mg,舌下含化,1~2分钟起效,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可用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还有供喷雾吸入用的制剂。麝香保心丸: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团队改良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名方苏合香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作用,是治疗心绞痛中药经典产品。舌下含服2~4粒,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注,含服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需要注意的是若经以上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或本次发作较平时重且持续时间长者,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需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
在这里文章举其中一个原因进行讨论。血管斑块主要是血管不光滑了,当不光滑以后,尤其是高血脂的患者,血脂就会形成类脂质物质逐渐堆积在不光滑的血管内壁。久而久之,这些堆积的类脂质物质就会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加重,就会形成血管狭窄,严重的狭窄就会引起血管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当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后,就会启动凝血机制,血液凝固后是为了止血的,可是止血后做好事的结果是办了坏事,止血后形成血块,也就是血栓,就会把血管堵塞,从而引起心肌梗死。那么要预防心肌梗死就得先预防斑块加重。我们要预防心肌梗死,就得先远离烟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坚持运动、避免熬夜。同时三高会明显的加速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以还得监测三高,一旦发现三高,必须正规积极的控制。当然对于已经有冠心病或心绞痛的患者,也就是已经有斑块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斑块加重,为了防止斑块破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冠心病,比如要以他汀为基础,控制斑块加重,抗炎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血栓;同时一阿司匹林为基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